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题石门洞

密竹流泉不居热,洞门深沉风雨歇。洗出清风快活天,醉弄江南谢家月。(见《康熙青田县志》卷十二《艺文》下「七言绝」。以上二首,皆承张靖龙同志录示。)。

—— 释玄宗
题石门

双扉启(《咸淳临安志》作「起」)岩石,尘客过应稀。千古掩不得,从教云夜归。(见清释广宾《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按:此诗最早见收于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六,谓「世传唐玄宗有诗」云云。明皇平行迹未及东南,诗显非其所作。)。

—— 释玄宗
奉赠贺郎诗一首

报{贺}(驾)郎,莫潜藏。障门终不免,何用漫思量。清酒浓如鸡,臛㹠与白羊。不论空蒜酢,兼要好椒姜。姑娣能无语,多言有侍娘。不知何日办,急共妇平章。如其意不决,请问阿耶娘。(见伯二九七六卷)(按:原卷连录四首诗,不署作者。前三首为《自蓟北归》、《宴别郭尚书》、《题李别驾壁》〖原卷缺题〗皆高适作,疑此诗亦为其所作。)。

—— 高适
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

君不见黄花曲里黄,戍日萧萧带寒树。(孙云:「以上二句疑有缺字,姑作此断。」)楼上篇(孙云「借作偏」)临北斗星,门前宜(孙云「当作直,与上句偏成对文」)至西州路。每到爪时(孙云:「爪,《集韵》:『本又作叉,或作蚤、骚。』爪时,即早时。」今按:「爪时」应为「瓜时」之误,用《左传》典。作早时解亦不可通)更卒来,祇对黄花□□□。(孙云:「外句末字模糊不清。」今按:此句疑缺末三字)楼中几度哭明月,笛里何人吹《落梅》?多君莫不推才杰(孙云:「原作𭪪杰俗字」),欲奏平戎赴天阙。辕门杯酒别交亲,去去云霄羽翼新。知君马上貂裘暖,须念黄花久戍人。(以上三首均录自孙钦善《高适集校注》)(〖1〗孙钦善云:「此诗作于任职哥舒翰幕府期间。原集缺佚,据敦煌残集伯三一九五补。」)。

—— 高适
饯故人

祈君辞丹豁(孙疑为「丹墀」之误),负仗(孙疑为「杖」字之误)归海隅。离庭自萧索,别心何郁纡。天高白云断,野旷青山孤。欲知肠断处,明月照江湖。(〖1〗孙钦善云:「此诗原集缺佚,据敦煌残卷伯三六一九补。当作于天宝十一载秋,时在长安。」)。

—— 高适
奉和行幸诗

接仗风云动,迎军鸟兽舞。(均见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二十二《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八德政碑》、《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

—— 苗晋卿
奉和圣制雨中春望诗

雨后山川光正发,云端花柳意无穷。

—— 苗晋卿
与林元籍郊行举对(题拟)

石压笋斜出。(虔)谷阴花后开。(元籍)(见《全浙诗话》卷五引《三台诗话》)(〖1〗《三台诗话》云:「郑司户虔初至台,见风俗朴野,选民间子弟教之。一日与弟子林元籍辈郊行,举一对曰〖略〗。元籍应声云〖略〗。司户大惊异曰:何教化神速如是。」)。

—— 郑虔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孤云去住本无机,却指苍梧下翠微。锡鼎为传仙族在,泛槎还入海烟归。客星一夜凌光武,华表千年送令威。闻道葛洪丹灶畔,至今霜果有金衣。(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 严向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独坐理戎行,安边策最长。霜台雷电振,云汉翼箕张。决策威千里,除妖静一方。林峦开罨画,泉石韵宫商。戍罢泾川外,烽闲句水阳。肃清淮海后,谁不咏时康。(见嘉庆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十)(按:赵绍祖《泾川金石记》载北宋熙宁二年蒋之奇跋此诗文,知之奇当时曾重刻此碑。清代碑已不存,而诸诗则载于县志中。同唱五人,惟㝢诗《全唐诗》失收。)。

—— 苏㝢
颂 二

东阳海水清,水清复见底。灵源流法泉,斫水刀而痕。我见顽愚士,灯心拄须弥。寸樵煮大海,足抹大地石,蒸沙成饭无,磨甎将为镜。说食终不饱,直须著力行。恢恢大丈夫,堂堂六尺土。枉死埋冢下,可惜孤标物。(同前书卷三十三。此条承陈允吉师告知)。

—— 拾得
颂 一

无瞋是持(《五灯会元》作「嗔即是」)戒,心净是(《五灯会元》作「即」)出家。我性与汝(《五灯会元》作「你」)合,一切法无差。(见吴越释延寿《宗镜录》卷二十四、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误收此首为寒山诗。)。

—— 拾得
诗 二

井底生红尘,高峰起波(《五灯会元》作「白」)浪。石女生石儿,龟毛寸寸长。若要学菩提,但看此牓(《五灯会元》作「模」)样。(《天圣广灯录》卷二十三、《五灯会元》卷十五)。

—— 寒山
诗 一

梵志死去来,魂识(《天圣广灯录》作「魄」)见阎老。读尽百王书,未免(《天圣广灯录》作「不兑」)受捶拷。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见《续藏经》本五代风穴延沼禅师《风穴语录》、《天圣广灯录》卷十五、《古尊宿语录》卷七《风穴禅师语录》、《五灯会元》卷十一引)。

—— 寒山
怀欧阳山人严秀才

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十万卷楼丛书》本皎然《诗式》卷四)(按:《诗式》误作「祖迥」,今据《吟窗杂录》卷三十二、《四友斋丛说》卷二十四、《全唐诗》卷八五一定为神迥作。《吟窗杂录》题作《怀欧阳山人》。《全唐诗》收此二句,缺题。又其小传云:「临晋人。姓田。贞观间流化岷峨,为道俗宗仰。」殆据《续高僧传》卷十五。按唐有二神迥,另一为宝应间越州僧,见《宋高僧传》卷二九。检《诗式》录其诗于严维、皇甫冉等诗后,知应为肃代间人。诗中提到之南湖,亦在越中。诗题中之严秀才,疑即长期居于越中之严)(维。因知此诗应为越州僧神迥作,《全唐诗》误,今为移正补题重录。)。

—— 神迥
刺当涂者

末刼兰香科下人,衣冠礼乐与君臣。如来若向阎浮出,莫现从来丈六身。(同前)(按:《封氏闻见记》云:「补阙王志安晚不得志,久游恒、赵之间,人畏其口,莫敢引用。志安作诗以刺当涂者云〖略〗。见者弥增怨忌。」)。

—— 王志安
诗

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十)(按:《封氏闻见记》云:「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既无所达,自称钓鳌客。……兵乱之后,严光年须已衰,任棣州司户。时刺史有马,州佐已下多乘驴,严光作诗曰〖略〗。对众吟诵,以为笑乐。」按:封演为大历间人,因知兵乱即指安史之乱。)。

—— 王严光

严光,自称钓鳌客。安史乱后任棣州司户。诗二句。(《全唐诗》无王严光诗)。

—— 王严光
上清宝鼎诗二首(附存) 二

人生烛上花,光(乙作「火」)灭巧妍尽。春风绕树头,日与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进。只(戊作「惟」)知雨露贪,不闻(丁、戊作「念」)零落尽(甲无以上二句)。我昔(乙、戊作「昔我」)飞骨时,惨见当涂坟。青松霭朝(丁、戊作「明」)霞,缥缈山(戊作「上」)丁村。既死明月魄,无复(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念此一脱洒(戊作「酒」),长啸祭(甲、乙、戊作「登」)昆仑。醉著鸾皇(甲、丁、戊作「凤」)衣,星斗俯可扪。(见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诗文补遗》录苏轼书李白诗墨迹。出校各本,甲本为赵令畤《侯鲭录》卷二,乙本指《增修诗话总龟》卷十一引《王直方诗话》,丙本指《全唐诗》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诗话》,丁本指《李白诗校注》据《唐宋诗醇》所录校语,戊本指《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卷二)(〖1〗《东坡题跋》卷二:「余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常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此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2〗《侯鲭录》卷二:「东坡先生在岭南,言元祐中有见李白酒肆中诵其近诗云:『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此非世人语也。少游尝手录其全篇,少游敍云:『观顷在京师,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尝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二篇,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白作也。』」)(〖3〗《王直方诗话》:「元祐八年,东坡帅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别于惠济,出示南岳典宝东华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诗,曰此李真人作也。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4〗《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东坡云:「予都下见有人携一纸文书,字则颜鲁公也,墨迹如未干,纸亦新健,其诗曰:『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此语非太白不能道也。」今按:此诗第二首云:「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显然非李白所作。就前所录北宋诸家有关获得此诗的记录而言,其作者约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后传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录唐时遗诗而献于东坡;其四,东坡自作而伪称得之于他人,亦如解《八阵图》而称少陵托梦之类。今莫详孰是。因此二诗出处甚早,《全唐诗》及今贤补遗已录存其片断,故为补足而附存之。)。

—— 李白
上清宝鼎诗二首(附存) 一

朝披梦泽云(甲、乙、戊本作「云梦泽」),笠钓青茫茫。寻丝(甲作「流」、乙作「绿」)得双鲤,中有三(乙作「二」)元章。篆字若丹蛇,逸(乙作「遶」)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甲、戊作「姥」)奥(甲、戊作「妙」)义不可量。金刀(甲作「刃」)割青素(甲作「紫」),灵文烂煌煌。咽(甲、戊作「燕」)服十二环(戊作「镮」),奄(甲、戊作「想」)见仙人房。暮跨(丙作「骑」)紫鳞(丙作「麟」)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戊作「喜」)变化,化作梅花妆。赠(甲、戊作「遗」)我累累(乙作「叠叠」)珠,靡靡(甲作「非」)明月光。劝我穿绛(乙作「络」)缕(甲、戊作「楼」),系作裙(戊、丁作「裾」)间裆(甲作「当」,戊作「珰」)。挹(甲、戊作「揖」)子(甲作「予」,丁戊作「余」)以携(甲作「疾」,乙作「词」,丁、戊作「辞」)去,谈笑闻遗(甲、乙、戊作「余」)香。(按:《全唐诗》卷一八五据《王直方诗话》录「房」、「凉」、「光」三韵,《全唐诗续补遗》卷四录「茫」、「凉」二韵。)。

—— 李白
  • 上一页
  • 897
  • 898
  • 899
  • 900
  • 901
  • 902
  • 903
  • 904
  • 905
  • 906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