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得遇入京(伯三八一二)

万里南来喜复悲,生涯何幸有归期。空庭叶散风摇落,旧邑人疏经乱离。巴路千山秋水在,江花独树夕阳微。为君一话此中事,白首长沙知不知?(按《全唐诗》内长卿诗卷五与刘随州集卷九〖四部丛刊本〗都有这首诗,题为「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自经刘展平后」,但文句异同甚多,故破格载入,兼录集本如下:「却见同官喜后悲,此生何幸有归期。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 刘长卿
吊王将军(伯二五六七[一])

漂姚{二}北伐时,深入强千里。战酣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隣,残兵哭辽水。(殷璠天宝末编《河岳英灵集》,收此诗于常建名下,幷在评语中引及。原卷于陶韩名下存诗九首,其一为《古意》。《全唐诗》已收归陶韩,其二即本诗,后七首均李白诗。据此推测,此诗似非陶韩作。)({一}《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云:「《吊王将军》一诗《全唐诗》已收入《常建集》中。」刘说同。{二}漂姚指霍去病,《汉书》作「票」,或「骠」。)。

—— 陶翰
题净眼师房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 王昌龄
城旁□□[一]伯二五六七下同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煞单于,薄暮红旗出。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脱却□□□,□剑沦秋天。(项云「沦」疑当作「轮」,同抡。)匈奴不敢出,漠北开(闭){三}甲烟。({一}标题残去二三字。按《全唐诗》昌龄有《城旁曲》,但内容与此全异。{二}余疑「开」为「闭」误,俞云:「烟尘四合则虏起,今匈奴不出,故开霁也。依平仄论亦宜平声字,「开」字不误。」)。

—— 王昌龄

。

—— 王昌龄
谒河上公庙(伯三六一九)

河上公遗迹,迹凉在道边。草生空庙里,□□□□□。□□□知圣,腾空更表仙。孝文皇帝后,《章句》至今传。

—— 祖咏
伤河龛老人[一]

老人甲子难计论,耳中白毛三十根。钓鱼几年如一日,船舷数寸青苔痕。人生性命必归正(止){二},(「正」,原卷作「止」。)精魂伤夫{三}向流水。(「魂」,伯二五六七卷作「魄」。)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𥭳(荻)声里。蒲叶高低没钓矶,破舟仍系绿杨枝。水流不为人流去,鱼乐宁知人乐时。土龛门前一行柳,独引青丝织鱼笱。柳花漠漠飞复飞,鱼笱如今落谁手。余嗟老人多悲辛,老人昔日伤几人;人情相掩且相叹,不喜河头秋与春。({一}此诗亦见伯二五四四卷,题作《老人篇》,但差白字太多。{二}依刘校。{三}「精魂伤夫」伯二五四四卷作「精丑香风」,俞云:「精魂伤夫」当从伯二五四四卷作「精魄」〖「丑」是「魄」误〗,因此四字正和下文相应。精魄指月,下文「月如钩在轮影中,风似人来荻声里」,足证「香风」二字不误。刘校「『夫』当为『失』字之误」。)。

—— 丘为
幽渚云

漠漠云在渚,无心去何从。(「何」下原卷衍「疑」字。)青连晚湖色,澹起秋烟客(容){一}。(「客」,原卷作「容」,与王校合。)渡水上下白,归山深浅重,来为巫峡女,去逐葛川龙。勿为长幽滞,当飞第一峰。({一}依王仲闻先生校。)。

—— 丘为
对雨闻鸎

垂柳街头百丈丝,杏花林处度黄鹂。间关正在秦筝里,历乱偏伤楚客时。风传一一声来尽,雨湿双双飞去迟;羡尔能将户客意,何如栖得上林枝。

—— 丘为
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 丘为
答韩丈[一](「韩丈」,原卷作「韩大」。疑非韩滉。)(伯二五六七下同)

行人辈,莫相催,相看日暮何徘徊。登孤舟,望远水,殷勤留语劝求仕。畴昔主司曾见知,琳琅丛中拔一枝。且得免轮天子课,何能屈腰乡里儿。长安落叶酒{二},(「落叶」,原卷作「桒落」,「桒」为「桑」的别写。)或可此时望携手;官班眼(服){三}色不相当,拂衣还作捕鱼郎。({一}《唐诗纪事》卷十七说丘为八十多岁的时候丁了母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韩滉大概就是这里的韩丈。{二}刘云:「当是落桑酒。」{三}依刘校。)。

—— 丘为
睢阳送韦参军还汾上(此公元昆任睢阳参军)

世业重籯金,青春映士林,文华两孙楚,兄弟二曾参。竹抱卢门{一}暗,山衔晋国深,预知汾水上,一雁有遗音。({一}刘云:「卢门见《左传》,宋国门名,此用以表睢阳。」)(〖1〗右李昂诗四首,同写一卷上,但不在一处,原卷今亦裂为两截。前两首在前截〖伯二五五二〗之末,题李昂名,其为李昂作无疑。后两首与《戚夫人楚舞歌》均在后截〖伯二五六七〗,并无撰人姓氏,因《唐诗纪事》以《楚舞歌》为李昂作,罗振玉因定此两首亦为李昂作。《塞上听弹胡笳》诗内的韦公可能和在睢阳送的韦参军是一人,惑有一定关系,这也是把这两诗定为李昂作的一点小小旁证。)。

—— 李昂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伯二五六七。下同)

闻君小邑𫏐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𬬻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 李昂
塞上听弹胡笳作(幷序)

。

—— 李昂
驯鸽篇(幷序。伯二五五二下同)

君不见贾谊寰中推逸才,⿰亻丸香坐处馆常开。(⿰亻丸,蒋、项皆云应作「仇」。仇香为后汉人,曾任主簿,此处借指贾季良。)栖鸾未即冲天去,驯鸽先能听□□。(蒋云阙文为「事来」二字,「听事」即「厅事」。)亦闻无角巢君屋,诸处不栖如{一}择林{二}。(「林」,原作「木」。)宁随贺鷰空绕梁,为逐迁鸎俱□□,风窻月户清节凉,抚翼和鸣君子旁。双影时时临砚水,轻毛片片落书□。(蒋云阙文当为「窗」字。)□君德,辉彩鲜鲜生羽翼;感君心,灵庆昭昭相应深。何必淮南投小吏,飞来□□化为金{三}。({一}俞云:「『如』疑『知』。」{二}刘云:「『林』当作『木』与屋为韵。」《世说新语·语言篇》:李弘度说:「穷猿奔林,岂暇择木。」{三}刘云:「《搜神记》张灏为梁相,有鹊化为一圆石,灏破之得一金印。」)。

—— 李昂
寒食篇(伯三六○八[一])

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算取去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今年寒食胜常春,总缘天子在东巡,能令气色随河洛,斗觉风光商竞逐人。上阳遥见青春见{二},(「遥见」,原卷作「遥望」。)洛水横流遶城殿,波上楼台列岸明,风光所吹皆流遍。画阁盈盈出半天,依稀云里见秋千,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恒娥到月边。金闺待看红粧早,先过陌上垂杨好,花场共鬬汝南鸡,春游遍{三}在东郊道。(「遍」,项云应作「偏」。)千金宝帐缀流苏,簸瓌{四}还坐锦筵铺,莫愁光景重窗暗,自有金瓶照乘珠。心移向者游遨处,乘舟欲骋凌波步,池中弄水白鷼飞,树下抛球彩鸎去。别殿前临走马台,金鞍更送彩毬来。毬落画楼攀柳取,枝{五}□(「枝□」,原卷作「枝摇」。)香径踏花回。良辰更重宜三月,能成昼夜芳菲节,今夜无明月作灯,街衢游赏何曾歇。南有龙门对洛城,车马倾都满路行,纵使遨游今日罢,明朝上(尚)自有清明。({一}按这一卷子上载《夜烧篇》与《寒食篇》,诗调相同,并无作者姓氏。攷《全唐诗》王冷然有《夜光篇》,就是《夜烧篇》。因疑《寒食篇》亦王冷然作,因暂题王冷然名。{二}刘云:「第二『见』字读为『现』。」{三}刘云:「疑『徧』。」{四}刘云:「『瓌』当是『琼』字之误,骰子叫琼。」{五}刘云:「『枝』当作『杖』,即击球杖。」)。

—— 王冷然
□□(伯三八八五[一]三六一九) 二

□□(明时){一}奉遣出(别)皇(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一}此第二首,又见伯二五五五卷,校其缺字异文三事。又「渡头」作「度」,「乡信」作「香」,不及原卷〖伯三八八五〗之善。)。

—— 李邕
□□(伯三八八五[一]三六一九) 一

忽(传){二}闻天子访沉沦,万里迢迢远赴(怀书西入)秦。早□(知)不用无媒客,悔度(恨别)江南杨柳春。(原卷题为李邕作。按此诗亦见伯三六一九卷,亦无题。{二}此诗又见《全唐诗》第十一函第八册,载入无名氏二。有异文四事,旁注者皆是。又原卷题李邕,自当有据,可正《全唐诗》入无名氏之误。)。

—— 李邕
度巴硖(伯三六一九[一])

客从巴硖度(水渡){二},传子(尔)诉(溯)行舟。是日风波济(霁)(蒋云「济」有「止」意,《庄子》、《淮南子》中均有〖风济〗的用法,不必改。),高塘(堂){三}雨半收。青山满蜀道,渌(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慰(问),何(谁)能散(慰)别愁。(皎然《诗式》卷三引「青山满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颢《别人》」。)({一}按原卷载诗三首:一《彩云篇》,二《度巴峡》,三《秋夜泊江渚》。第一首题下有李邕名。检《全唐诗》第一第三两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诗题作「咏云」,第三首残。{二}按此诗见《全唐诗》二函九册,谓为崔颢作,题作『赠卢八象』。故此据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载入李邕,然后据《全唐诗》校其异文,凡九事。兹作说明于第一事下。{三}俞云:「『高塘』应作『高唐』,两本俱误。」)。

—— 李邕
扬子江夜宴(伯三六一九)

楚水夜潮平,仙舟烬烛明。美人歌一曲,坐客不胜情。罗幕香风倦,纱巾舞袖轻;遨游正得意,云雨莫来迎。

—— 蔡希寂
  • 上一页
  • 1030
  • 1031
  • 1032
  • 1033
  • 1034
  • 1035
  • 1036
  • 1037
  • 1038
  • 1039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