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咏萤(斯五五五)

旳旳黄金色,□□白玉辉。既能明自□,□用暗中飞。(蒋云两句当作:「既能明自照,何用暗中飞?」与杜甫《倦夜》句式同。)。

—— 苏晋
感春

试登高台春,伏槛弄阳旭。纡寂融密思,韶和洗纷瞩。林暖花意红,墀薰草情绿。感物深自负,萋萋杨□□。(〖1〗右三首,载于伯三七七一《珠英集》残卷的开端。原共五首,不著撰人。第四首《奉天田明府席饯别》第五首《答徐四萧关别醉后见投》与后重出。已据重出部份的题名载入胡皓诗内。因疑前三首亦胡皓所作,故附于此。即非胡皓所作,亦必为其他《珠英》学士的作品。)。

—— 胡皓
渝州逢故人(「渝州」,原作「滁州」,从原卷改。)

共是他乡客,俱为失路人。自怜蓬髪改,不掩柳条春。

—— 胡皓
春悲行(伯三七七一下同)

夜鹊南飞倦,鸣鸡屡送晨,忽闻芳岁道(到),今日故园春。试上亭台望,葐蒀(氛氲)江树新。(项云「葐蒀」为草木茂盛之貌,不烦改。)旳旳韶阳蕚,迢迢佳丽人,音容旷不接,景物徒相因。别怨如流水,移恩念积薪,垂泪三危露,心斵{一}(「斵」,原卷作「断」。)二京尘。远役鸿为伴,荒亭鬼作隣,吾生殊卉木,顦顇此江滨。({一}俞云:「『心斵』疑『心断』。」)。

—— 胡皓
答徐四萧关别醉后见投

萧关城南陇入云,萧关城北海生荒{一}。(蒋云:「荒」即「尘」字草书之误。)咄嗟塞外同为客,满酌杯中一送君。({一}刘云:「『荒』字不叶韵,不知是何字误?」)。

—— 胡皓
奉天田明府席饯别

属城富才雄,文园饯席同。此席何所饯?徭役五原中。疾沙乱飞雪,连车条转蓬。雁归寒塞近,客散祖亭空。日夕不遑次,萧条鸣朔风。

—— 胡皓
夜行黄花川

的的(旳旳)夜绵绵,斜斗历高天。露浩空山月,风秋洞壑泉。饥鼯啼远树,暗鸟宿长川。

—— 胡皓
奉使松府(伯三七七一。下同)

蜀山固地险,(项云「固」当作「匝」,形近而讹。)汉水接天平。波涛去东别{一},林嶂隐西倾{二}。露白蓬根断,风秋草叶鸣。孤舟忽不见,垂泪坐盈盈。({一}刘云:「东别谓大别也。《禹贡》汉水又区为沧浪之水,至于大别。」{二}刘云:「西倾谓西倾山。」)。

—— 胡皓
秋夜䜩徐四山亭(伯三七七一)

卷言北山岑,(「卷言」,项云当作「眷言」。)非谓靡远寻。庭际有幽石,自然保遐心。月下池凉(凉池){一}彩,(「下池」,蒋项皆云二字当互乙。蒋云「月池」与「风竹」相对,项云「凉彩」犹冷光也。)风竹来清音。樽酒古籍人意,苍苍寒露深。({一}池凉二字当互倒,深是动词。刘云:「『池』管作『迟』,待也。」)。

—— 杨齐悊
赠皇甫侍御赴都(其二)

猗嗟众珍,以况君子。公侯之胄,必复其始。香器长材,温仪峻峙。显此元明,于斯备矣。(按此诗凡八首,已载《全唐诗》。惟「其二」缺末两句,故依《珠英集》补全之。)。

—— 元希声
宴卢十四南园得园韵(伯三七七一下同)

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卧筿低临席,惊流注满园。□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

—— 元希声
成(城)南宴(斯五五五)

御(御)宿上林春欲尽,残花弱柳任风吹。鬬鸡走马□□□,乐煞长安游侠儿。

—— 李行言
昭君怨(其三。斯五五五)

万里胡风急,三秋{□}汉初。唯望南去雁,不肯为传书。(按这诗的其一、其二、其四三首已载《全唐诗》,故仅补「其三」一首。)。

—— 东方虬
咏史

泛泛水中蓱,离离岸傍草,逐浪高复下,从风起还倒。人生不若兹,处世安可保?遽瑗仕卫国,屈伸随世道;方朔隐汉朝,易农以为宝。饮啄得其性,从容成寿考。南国有狂生,形容独枯槁,作赋刺椒兰,投江溺流潦。达人无不可,委军(运)推苍昊;何为明白(自)销{一},取讥于楚老?({一}、王云:「『军』疑应作『运』『白』疑应作『自』,用《汉书·龚胜传》语。」)。

—— 刘知几
读《汉书》作

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奋飞出草泽,啸咤驭群雄。淮阴既附鳯,黥彭亦攀龙,一朝逢运会,南面皆王公。鱼得自忘筌,鸟尽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无遗踪。智裁(哉)张子房,处世独为工;功成薄爱(受){一}赏,(「爱」,蒋云当作「爵」。)高举追赤松。知止信无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载后,击抃(柝){二}仰遗风。(「击抃」,蒋、项皆云「抃」字不误。)({一}{二}并依俞说。刘云:「左思《咏史》,功成不受爵。」)。

—— 刘知几
次河神庙虞参军船先发余阻风不进寒夜旅泊(斯二七一七下同)

朝谒冯夷词(祠),夕投投孟津渚。风长川淼漫,河阔舟容与。回首望归途,连山暧相拒。落帆遵逈岸,辍榜依孤屿。复值惊彼(波)息,戒徒候前侣。川路虽未遥,心期顿为阻。沉沉落日暮,切切凉飚举。白露湿寒葭,苍烟晦平楚。啼猿响岩谷,泪鹤闻河溆。此时怀故人,依然怆行旅。何当欣既觏,郁陶共君敍。

—— 刘知几
长门怨([一]伯三一九五二七四八)

长安{二}桂殿倚空城,每至黄昏愁转盈,旧来偏得君王意,今是无端宠爱轻。窈窕容华为谁惜,长门一闭无行迹,闻道他人更可怜,悬知欲垢终无益。(「垢」,蒋、项皆云当作「妬」。二本原卷此字作「姤」。)星移北斗露凄凄,罗幔䄡䄡风入闺,(「䄡䄡」,项云当作「襜襜」)孤灯欲灭留残焰,明月初团照夜啼。向月唯须影调逐,不如才(畴){三}昔同今(八)屋,云浮雕练此城{四}游,(「练」,蒋疑当作「栋」,项云当是「阑」字的形讹。「雕阑」同「雕栏」。)花缀珠衾紫台宿。自从捐弃在深宫,君处芳音更不通,黄今(金)买得《长门赋》,祇为寒床夜夜空。({一}《乐府诗集》卷四十二载《长门怨》二十七首,作者二十三人,不及魏奉古。这首《长门怨》,好像宋代已经不很流传了。{二}「长安」原卷作「长门」依伯二七四八号写本改。{三}依俞说。{四}俞云:「此城疑北城,但未敢定。」)。

—— 魏奉古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南桥昏晓人万万{二},北邙新故冢千千。自为骄奢彼都邑,何图零落此山颠。(「为」,蒋、项皆云通「谓」字。)不知虚魄寻{三}归路,但见僵尸委墓田。青松乐饮无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岁年。地久□松摧为薪,(项云阙字应是「青」字。)天长{五}白骨化为尘。碧山明月徒自晓,黄居暗室不知晨。(「黄居」,蒋云当作「黄泉」。)汉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晋国衣棺(冠)车马流。金国(谷)清(青)春珠骑(绮)舞,同(铜)堦碧树玉人游,云起清盈骄画阁,水堂明逈弄仙舟。始忆断歌催一代,(「断歌」,项云当作「短歌」。)娥(俄)悲长夜历千秋。秋枫至兮冬雪明,春两息兮夏云生。墨池沙枯通草万(蔓){八},粧楼凡(瓦){九}尽向林倾。古箧重书宜笔迹,崩(路){一○}台鹤胃若弦声。(「箧」,项云当作「{𥫗/巫/八}」,同「策」,谓简书。「重书」,项云当作「虫书」。「宜」,项云当作「疑」,与「若」「同义对举」。)不信草经延墓(暮){一一}齿,(「草经」,项疑当作「丹」,「丹经」与「青史」为对。)惟求清(青)史列虚铭(名)。呜呼哀哉洛阳道,相斯(思)相望蓬莱岛,玉颜晖晖并是春,人髪青青未尝老。星帘卷兮月牎开,镜花摇兮山树逈。(「迥」,蒋、项皆云当作「回」。)仙衣窈窕风吹去,雨盖飞(霏){一二}微舞遶来。(「雨盖」,蒋项皆云当作「羽盖」。)与君携手三山顶,如何冥寞久泉台。(「如何」,项云当乙作「何如」。「久」,项云当作「九」,「九泉」与「三山」为对。)({一}敦煌所出凡三写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丙卷书法极恶劣。{二}乙丙两卷并作「暮暮」。{三}「寻」乙丙两卷并作「若」。{四}王云:「『台』应作『苔』,杜甫诗:古人白骨生青苔。」{五}「白骨」至「天长」十六字,乙丙两卷并缺。{六}郭及下「冠」字并依王仲闻先生校。{七}「州」乙丙两卷并作「世」。{八}{九}{一一}{一二}并依刘校。{一○}「崩」乙丙两卷并作「路」。刘云:「当作『露』。」)。

—— 刘希移
死马赋(伯三六一九)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缩落缩寒毛。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养){二}疲老。(「卷」,原卷作「养」。)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长揪尘暗形影遥,(「长揪」,蒋、项皆云当作「长楸」。)上策(林){三}(「策」,原卷作「叶」。)日明踪迹偏(徧)。汉女{四}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赤血霑霑(君){五}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少年驰射出幽幷,高秋摇落重横行;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盐车垂耳不知年,粧楼画眉宁记日?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迁乔」,蒋校作「僊桥」,指成都升僊桥,用《华阳国志》载司马相如事。)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卖(买)骨复何时?({一}刘希夷的诗在敦煌卷子里面传钞的不少,如《白头老翁》〖《全唐诗》作《代悲白头翁》〗有三个写本,并且题着刘希夷的名字。和《死马赋》写在同一卷子〖伯三六一九〗上的,还有《捣衣篇》和《北邙篇》〖《全唐诗》作《洛川怀古》〗,《捣衣篇》也题着刘希夷的名字。此题作「刘希移」,误。{二}依俞、刘说。{三}依刘校。{四}刘云:「汉女谓乌孙公主,见石崇《王明君辞序》。」{五}依俞校。)。

—— 刘希移
杂诗(伯三七七一。下同)

𫏐借金锤秤,衔涕诉恩波。君情将妾怨,称取谓谁多?秋吹绫纨索{一},(「绫」原卷作「凌」。)空闺生网罗。不期《流水引》,翻作《断肠歌》?({一}俞云:「『绫纨索』三字不可解,必有误字。按下句句法,『绫』字当是一个动词,疑当作『陵纨素』。」)。

—— 乔备
  • 上一页
  • 1031
  • 1032
  • 1033
  • 1034
  • 1035
  • 1036
  • 1037
  • 1038
  • 1039
  • 1040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