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夏(原作「冬」)日野望

出户过河梁,登高试望乡。云随愁处断,川逐思弥长。晚吹低藂草,遥山落夕阳。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

—— 佚名
夏中忽见飞雪之作

三冬自北来,九夏未南回,青溪虽郁郁,白云尚皑皑。海暗山恒暝,愁云雾不开,唯余乡国意,朝夕思难裁(原作「栽」)。

—— 佚名
登山奉怀知己

闲步陟高岗,相思泪数行。阵云横北塞,煞(原作「𭣦」)气暝南荒。极目悲无限,樵心恨未遑。黯然乡国处,空见路茫茫。。

—— 佚名
冬日书情

殊乡寂寞使人悲,异域留连不暇归。万里山河非旧国,一川戎俗是新知。寒天落景光阴促,雪海穹庐物色稀。为客终朝长下泣,谁怜晓夕老容仪。

—— 佚名
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

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

—— 佚名
冬出敦煌郡入退浑国朝发马圈之作

西行过马圈,北望近阳关。回首见城郭,黯然林树间。野烟暝村墅,初是惨寒山。步步针(缄)愁色,迢迢惟梦还。

—— 佚名
赠乐使君

知君桃李遍成蹊,故托乔林此处栖。虽然灌木凌云秀,会有寒鵶夜夜啼。(〖1〗以上十三首诗从伯二五五五残卷中录出。第一首下题名马云奇。因为这些诗格调相似,其中有多首咏及被吐蕃拘系之事,故可定为一人作品。这个残卷中还有五十九首伕名诗〖已编入第二卷〗,也是唐代中期我国国内民族战争中被吐蕃拘系的敦煌汉族人所写。这些诗,过去未见著录,《全唐诗》也没有收入。有三生前在巴黎图书馆将这一残卷全文录出,以后又作过整理加工,惜未最后定稿。现据舒学同志的整理稿校对后辑入本卷。〖2〗马云奇的生平目前虽无资料可查,但从这十三首的内容来看,尤其是从第一首《怀素师草书歌》所写的怀素情况来看,诗的写作时间与卷二那五十九首伕名诗大致相近,即在公元七五八--七八一年吐蕃逐渐侵吞河陇地区,而西州、沙州尚为唐军坚守之时。(对马云奇诗及卷二无名氏残诗集的作者近年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现摘录柴剑虹、潘重规的文章如次,以供参考。〖3〗)(柴剑虹《敦煌伯二五五五卷「马云奇诗」辨》〖刊《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四年第二辑〗认为,伯二五五五卷中马云奇的诗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其余十二首与另外五十九首一样,均是一位佚名的落蕃人所作。他指出,该卷第一部分正面抄唐人诗一百五十六首,文两篇,背面抄诗三十二首,应是唐人诗文选集残卷。从抄写情况看,正面显系一人笔迹。那五十九首坆名诗抄写格式稍异,大多数诗题完整,且高出一格抄,内容又紧密衔接,作者自抄的可能性很大。背面所抄,署名马云奇的只有《怀素师草书歌》一首,此诗诗题低两格抄,署名又和诗题空两格,且用大字抄写。《白云歌》等十二首抄于此诗之左,并无署名,而且马上改变了抄写格式,字体也缩小了一倍,诗题顶格。这十二首诗从抄写格式到内容、风格均与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迥异,却与写卷正面那五十九首佚名诗连贯一气。他将两组诗相比较后,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作者身世相同,诗的内容一致;第二,有些诗句极为相仿,似出一人之手,两组诗可能为同一人所作。他并推测这两组诗的作者,可能即为紧接前五十九首诗抄录刘商《胡笳十八拍》后又自加一拍的「落蕃人毛押牙」。关于马云奇,柴剑虹考证其《怀素师草书歌》应作于大历六年冬至九年春之间。并推测其可能到过河西一带,苏联藏敦煌残卷中有岑参《敦煌马太守后亭歌》,这位马太守是否马云奇,尚有待确定。〖4〗潘重规《敦煌唐人陷蕃诗集残卷作者的新探测》〖刊一九八五年六月出版的《汉学研究》第三卷第一期〗一文,为作者在巴黎国家图书馆东方稿本部披阅敦煌原卷后写成,也认为马云奇是陷蕃诗集作者之一的说法是错误的。潘文指出伯二五五五卷钞写诗文很多,也很杂乱。马云奇《怀素师草书歌》后是没有作者姓名的《白云歌》等诗,前者字体较大,后者较小,并非同一人所书。因此,不可根据前一首诗的作者,便牵连以下没有作者姓名的诗篇归属为同一人作品。潘文进而考察了怀素的生平,考定其生于开元二十五年〖七三七〗。马云奇诗云:「怀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可推知此诗作于早年未出湖南时,马的年龄显然超过怀素。敦煌陷蕃在建中二年,其时马云奇应已是六十以上的老翁。但仔细抽绎十二首陷蕃诗及另一组五十九首作品,作者应是盛年的男儿,诗中全没有流露老翁的口吻。因而确定《白云歌》以下十二首不可能是马云奇所作。同时,潘文也推测七十余首陷蕃诗的作者可能是「落蕃人毛押牙〖衙〗」。))。

—— 马云奇
诸公破落官蕃中制作

别来心事几悠悠;恨续长波晓夜流。欲知起望相思意,看取山云一段愁。

—— 马云奇
被蕃军中拘系之作

何事逐漂蓬,悠悠过凿空!世穷途运荣(蹇),战苦不成功。泪滴东流水,心遥北翥鸿。可能忠孝节,长遣门阃(困)西戎。。

—— 马云奇
至淡河同前之作

念尔兼辞国,缄愁欲渡河;到来河更阔,应为涕流多。

—— 马云奇
途中忆儿女之作

发为思乡白,形因泣泪枯。尔曹应有梦,知我断肠无。

—— 马云奇
同前已(以)诗代书

故(古)来同病总相怜,不似今人见眼前。且随浮俗贪趋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 马云奇
赠邓郎将四弟

把袂相欢意最浓,十年言笑得朋从。怜君节操曾无易,只是青山一树松。

—— 马云奇
题周奉御

明王道得腹心臣,百万人中独一人。阶下往来三迳迹,门前桃李四时春。

—— 马云奇
俯吐蕃禁门观田判官赠向将军真言口号(项云「俯」当作「附」,下夺「近」字,「附近」为接近、靠近之意。)

怪来偏得主君怜,料取分明在眼前。说相未应惊䴏鸰,看心且爱直如弦。

—— 马云奇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清(青)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太常妻曰一日不斋醉如泥)。

—— 马云奇
送游大德赴甘州口号(此便代书寄呈将军)

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

—— 马云奇
白云歌(予时落殊俗随蕃军望之感此而作)

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栾巴𠹀(噀)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阴涧下云之功。倏然云晴销四极,所润宁知白云力。大贤济世徒自劳,一朝运否谁相忆。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岁岁从山起;云收未必归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世人迁变比白云,白云无心但氛氲。白云生灭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旋生旋灭何穷已,有心无心只如此。当须体道有贞素,不用浮荣说非是。望白云,白云辽乱满空山,高低赋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闲。望白云,白云天外何悠扬,既悲出塞复入塞,应亦有时还帝乡。

—— 马云奇
怀素师草书歌

怀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钟繇也不如。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贺老遥闻怯后生,张巅(颠)不敢称先辈。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含毫势若斩蛟龙,㭫(握)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坐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噉(喊)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紫塞傍窥鸿雁翼,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三秋月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 马云奇
舞鳯石

远见麻姑戏瑞禽,每来教舞此坛心。基离地面三千丈,势倚云根一万寻。烟海日摇双翅影,洞天风散九韵音。自从越叟分明说,便想罗浮直至今。(〖1〗上面这些诗写辰一小册上,线装,仅存五叶,共二十八首。后有残阙,原书叶数、诗数不知多少。总题《涉道诗》,下题撰人李翔姓名。李翔的时代和事迹无所考,这个诗集也不见于著录。所歌咏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观,当时道教的天师、尊师、炼师、总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迹等。这应该是一部现存最古的道徒诗集。〖2〗诗中所表现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苏、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龙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间,李翔大概就是这一地区以内的人。他的时代,大概是第九世纪末年或第十世纪初年的人。谢自然是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于梁州西门外金泉山的,韩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谢自然诗》〖《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题谢自然传后》〖传为郡守李坚所作〗,所以李翔时代,疑比韩愈稍晚。〖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册刊吴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诗》推定李翔为唐高祖九世孙,江王李元祥之后,曾官莆田尉,约于咸通间在世,所据为《新唐书》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备一说。〗)。

—— 李翔
  • 上一页
  • 1025
  • 1026
  • 1027
  • 1028
  • 1029
  • 1030
  • 1031
  • 1032
  • 1033
  • 1034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