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辰象降星精,登朝隐吏幷。求珠谢轩冕,放舄指蓬瀛。掷地文章逸,匡储羽翼成。江边丹障起,云外绿舆迎。落落神仙意,凄凄离别情。圣恩殊未已,何独厌承明?(同前)。
官著朝中贵,才传海上名。早年常好道,晚岁更遗荣。授箓归三洞,还车谒四明。东门诏送日,挥涕尽群英。(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原署「嗣许王瓘」)。
我有方寸心,安在六尺躯。怀山复怀□,□□□□□。水能澄不浑,剑用持复酬。珠已含报恩,□□□□□。□□贫与富,但愿一相知。(以上二首见伯三六一九卷)。
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风□□□,山月隐城楼。{浔}(寻)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大厦中构,山屹云斗。黄河畎浍,太行培𪣻。整庶宣风,缉戎备寇。镇宁一方,光辅元后。(见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王蒲园等纂《重修滑县志》卷十二《金石》录宋赵世长《天禧二年滑州公府大厅记》引)。
披云覩日兮日则明,就日瞻云兮心若惊。日尔一日兮何道,时哉几时兮此生。(见《文苑英华》卷二)。
山势转深看更好,岭霞谿雾没楼台。异时花向阴崖发,远处泉从青壁来。世界自知千古促,贤愚悉被四时催。须知此地堪终老,七窍终成一片灰。(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八)。
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筵开百僚(《广卓异记》作「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箓,朝章换(《广卓异记》作「披」)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同前。以乐史《广卓异记》卷三所录相校。《广卓异记》原署「左丞相李适之。」)。
解印辞荣禄,游真奉德音。赠行天藻下,饯席上台临。远驭仙山鹤,常怀帝里心。无因同执袂,相望但霑襟。(《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诗式》卷一)(按:《全唐诗》卷一一二录句,缺题,今补录之。)。
泉喷(疑)横琴膝,花黏漉酒巾。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日本藏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转引自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期刊小川环树《〈新撰类林抄〉校读记》)。
寒泉泻破青山腹,青山不改寒泉绿。幽人一派泉石心,倚溪著此数椽屋。窗外飘喷万斛珠,枕边玲珑一片玉。山间金龙啸欲飞,涧底银蟾清可掬。敲磬愁惊晓鹭眠,停经坐看昏鸦浴。香浮茗雪滋肺腑,响入松涛震崖谷。清净耳聆绝弦琴,广长舌相无生曲。客来坐此亦忘归,溪南溪北千竿竹。(同治《平江县志》卷五四。此首为陶敏先生录示)。
至贵不忘初,辞荣返旧居。霓裳因宠锡,鹤驾欲凌虚。丹禁倾三事,青门祖二疏。函关遇真隐,应演道家书。(同前)。
。
君家在四明,崇道复遗荣。霓服辞丹禁,天文诏玉京。义方延永锡,真箓受长生。举手都门外,白云江上行。(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尚道遗朝绂,从天降羽衣。储安四皓去,荣足二疏归。垂耀珠随转,驰轩鹤送飞。轻舟镜湖上,宸翰作光辉。(同前)。
承明常谒帝,函谷坐成仙。少别商山下,长探禹穴前。云迎出关驭,花待过江船。欲识恩华重,宸章七曜悬。(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铜雀苍苍对古馗,清风切切有余悲。试忆望陵三五夜,便是西园明月时。(见《文苑英华》卷五二《古铜雀台赋》附)。
东门挂冠处,西汉祖筵开。乃是黄庭老,言辞丹阙来。方称四皓德,更仰二疏才。今日青溪路,何时谒帝回。(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