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药圃

仙翁曾播植,琼圃尚敷荣。春日祥光满,秋风瑞实成。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候采灵芝服,还应羽翼生。(同前。)(〖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药圃》条:「药圃,在来贤岩宜霜亭下,夏侯天师种药于此。芝畦校坞,百药之植,靡所不有。常施药于廛市,随缘深浅而与之。一日,樵者闻圃内有物大噑,隔篱窥见天师,策鞭乘一兽,似虎非虎,行疾如风,入东山而去。今四山产药草六十余种,圃迹犹存。」)。

—— 白元鉴
石门

灵关非世力,造化创元功。屈曲穿丹壑,峥嵘倚碧空。烟萝常蔽日,松竹自吟风。除却幽人到,尘凡路不通。(同前。)。

—— 白元鉴
驯虎岩

外身道不远,异类自能驯。尚有相亲兽,应无可弃人。溪边同饮水,林下共栖真。寂寂空岩畔,千秋迹已陈。(同前。)(〖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伏虎岩》条:「伏虎岩,在宫山西南峻壁间,若环堵之室。南有路,自上而下,复陟厓磴,方至其所。藤萝深密,怪禽昼啼,非有道之士,不可处也。昔郭真君伏虎于此。按《晋书》云:『葛洪何幼道偕访之,目击而已,各无所言,引啸而退。』唐吴天师爱其遗迹,每游忘返,题诗岩上,今岁久昏剥,云:『郭生在童穉,已得方外心。绝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元和感异类,猛兽怀德音。不忆固无情,斯言微且深。』末句盖引真君与温峤问答语。」)。

—— 白元鉴
天坛

天坛高百尺,只在翠微间。碧藓遗踪古,青松白日闲。丹成人已化,云去鹤应还。时有吹箫客,月明来故山。(同前。)(〖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升天坛》条:「旧志云:在大涤山中峰之上,又名法象坛。上应天而圆,下应地而方,中应《易》卦而八角。许远游真君精研洞典,登其上而仙去,时天降白鹿下迎,故中峰名白鹿山。今山顶界松内数丈之地,草木弗植,是其遗址也。」)。

—— 白元鉴
大涤洞

名山閟灵府,隐士此寻真。仙去空遗鼓,云扃不见人。川源世上异,日月洞中春。欲出虚无境,应修有待身。(见《洞霄诗集》。)(〖1〗邓牧《洞霄图志》卷二《山水门·大涤山》条:「大涤山,在宫〖指洞霄宫〗北,凡四峰,于九锁内最为巨山。西洞据其领,石室出其半,天坛冠其颠,皆山中胜处也。是山以洞名之。旧志谓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大涤。……元同先生剑履瘗山下。」〖2〗又《洞霄图志》卷三《洞府门·大涤洞》条:「大涤洞在宫西北半里。《茅君传》云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元盖之天。周围四百里,……相传元同先生入游,见龙麟异境,花木鲜繁,自华阳而归〖望按前文有云:与华阳林屋邃道通〗。洞门石鼓,广可寻丈,扣之逄逄有声。」)。

—— 白元鉴
酬刘侍御过草堂

畴昔隳世网,就闲栖远林。岂谓轩车客,来过涧壑深。既怀康济业,仍许隐沦心。灵液充甘饮,松风代鸣琴。晤言不可极,真兴何愔愔。贻我方来偈,自然生玉音。予慙乏琼玖,无以报兼金。他日思良会,含情时永吟。(见道士孟宗宝集虚编《洞霄诗集》。)。

—— 吴筠

。

—— 吴筠
禅诗 五

即日一千僧,住在寺山林。百鸟同科宿,相看见兄弟。(此首原注出伯二六三三卷。末句「兄弟」,疑应作「弟兄」。)。

—— 无名僧
禅诗 四

清莲台上见天唐,众生真心礼肆芳。降摩处上夜放光,菩萨悲愿遍什芳。(以上四首见伯二一二九卷,前三首抄于一处,第四首另抄。第三首第二句,似应作「行直何须坐禅」。第四句「漠然」,原卷作「叹然」,疑应作「懽然」。第五句「凉药」应作「良药」。第四首中「肆芳」、「什芳」,通「四方」、「十方」。)

—— 无名僧
禅诗 三

心平不用持戒,行直河须座。恩则普同妇子,义则上下漠然。苦口则是凉药,依●定出黄莲。菩萨向心如觅,天堂即在眼前。

—— 无名僧
禅诗 二

座得须不喜动,何要观心了三界。但观性内所,不知意缘起。(原注云:「一首。」)。

—— 无名僧
禅诗 一

座禅不乱意,观色更无缘。三独罗刹得成佛,不要流心再座禅。(原注云:「五言一首。」)。

—— 无名僧
答赞宁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天目,一名天眼。)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见释赞宁所撰《笋谱》。)。

—— 天目僧
居天柱山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瀛奎律髓》卷四十七《释梵类》。)(见陈起《增广圣宋高僧诗选后集》卷上。)。

—— 赞宁
寄题水月禅院(在洞庭山缥缈峰下,梁大同四年建,山有无碍泉。)

参差峰岫昼云昏,入望攀萝浊浪奔。震泽涌山来北岸,华阳连洞到东门。日生树挂红霞脚,风起波摇白石根。闻有上方僧住处,橘花林下采兰荪。(见《宋诗纪事》引《吴都志》。)(见《吴郡志》卷三三《郭外诗》,为同题二首之一。《吴郡志》云:「水月禅院,在洞庭山缥缈峰下。……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之。皇朝祥符间,诏易今名。」赞宁卒于咸平四年〖据《释氏疑年录》〗,易名水月为其身后事,诗题似应作《寄题明月禅院》。)。

—— 赞宁

。

—— 赞宁
闲居

闲居谁似我,退迹理难过。要势危身早,浮荣败德多。雨催虫出穴,寒逼鸟移窼。野径无人翦,疏窗入薜萝。(见《宋诗纪事》卷九十一。)(张靖龙云此诗见《读画斋丛书》本《南宋群贤小集》收陈起辑《增广圣宋高僧诗选后集》卷中。)。

—— 延寿
看牡丹(见《唐僧弘秀集》卷五。按《全唐诗》作僧谦光诗,题作《赏牡丹应教》。诗中「毳」字,《全唐诗》作「衲」,「趣」作「事」,)

空(「髪」作「鬓」,「是」作「似」,「曳」作「异」,「晚」作「晓」,「待」作「对」。谦光,金陵人,有才辩。〖《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五据《分门纂类唐歌诗》、《唐诗纪事》卷七六录此则,今删彼存外。《全唐诗》作谦光,所据为陶岳《五代史补》卷五。另《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五灯会元》卷十、《苕溪渔隐丛话》卷五七、《释氏稽古略》亦收作文益诗。〗)。

—— 文益
伤悼前蜀废国(《鉴诫录》卷五录此诗题作《伤废国》。)

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牵羊废主寻倾国,指鹿奸臣尽丧家。丹禁夜凉空鏁月,后庭春老谩开花。两朝帝业都成梦,陵树苍苍噪暮鸦。(见前蜀何光远《鉴诫录》卷五。日本汉学家丰田穰氏所撰《全唐诗纠谬》一文曾论及之,云《全唐诗》所未收。)(《增修诗话总龟》卷三十录此诗,作「蜀僧远国《伤蜀诗》」。诗中「指鹿」作「逐鹿」,「陵树」作「林木」,均当以《鉴诫录》为长。)。

—— 远公
长安柳

雨重依依舞态低,任人攀折路东西。何如渡□成林处,留得黄鸎到夜啼。(见《唐歌诗》残本第七册《草石虫鱼类》卷八。)。

—— 修睦
  • 上一页
  • 989
  • 990
  • 991
  • 992
  • 993
  • 994
  • 995
  • 996
  • 997
  • 998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