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唐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 兵机

惟将志业练《春秋》,早蓄雄心刬国讐。二十年来天下事,汉皇高枕倚留侯。

—— 崔致远

(案《全唐诗》无崔致远诗。日本河世宁《全唐诗逸》卷中收致远诗一首又句七联。此六十首诗载致远所著《桂苑笔耕集》〖有《四部丛刊》本〗。今即自《丛刊》本录出,而以南京图书馆所藏高丽聚珍活字本校之。)。

—— 崔致远
杨勋吟诗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怜社禝在须臾。市西便是神仙窟,何必乘楂泛五湖。(《全唐诗》卷八六三收此诗,作者作杨损,题作《临刑赋》,殆据《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八收入。)(按宋人撰《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二载此诗,云:「杨勋者,前蜀后主干德中,世号杨仆射,不知何处人,变化无常。为后主召群仙于薫风殿,刑部侍郎潘娇奏其妖怪,帝命武士于相市戮之。随刃化为草,人未至所法处。仆射吟诗曰云云。其年冬,后主失国,果如其言,此亦可以知兴废之有前定也。」注云「出《洞微志》」。事虽不经,准《全唐诗》例,姑录之以入神仙鬼怪卷。)。

—— 杨勋
题石水涧

银河洒落翠光冷,一派回环{湛}(淡)晚晖。几恨却为顽石尵,琉璃滑处玉花飞。(见《宋诗纪事》卷五引明李蔉辑《宋艺圃集》。)(见《宋艺圃集》卷一,又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四引《翰府名谈》。「淡」,二书皆作「湛」,今据改。)。

—— 陈抟
西峰

为爱西峰好,吟头尽日昂。岩花红作阵,溪水绿成行。几夜碍新月,半山无夕阳。寄言嘉遯客,此处是仙乡。(见《宋诗纪事》卷五引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见《诗人玉屑》卷二十《方外》,不注出处。又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六引《翰府名谈》。)。

—— 陈抟
访毛女(见《宋诗纪事》引《翰府名谈》。按《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三作毛女正美诗。此诗第二句「又编栗叶作罗襦」,「作」,《全唐诗》作「代」。三句「有时问著秦宫事」,「著」,《全唐诗》作「却」。四句「笑撚仙花望太虚」,「仙」,《全唐诗》作「山」。余同。〗〖见《增修诗话总龟》卷四四引《翰府名谈》。〗)

空。

—— 陈抟
赠张乖厓

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见《宋诗纪事》卷五。)(见《湘山野录》卷上、《梦溪笔谈》卷二十。)(〖1〗《古今诗话》:「张忠定公少谒华山陈图南,图南赠诗一绝,始皆不喻其意。后忠定更镇杭益,晚年发疮于鬓,移守金陵,遂薨,悉如其言。」)。

—— 陈抟
石刻诗(幷序)

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见《宋诗纪事》卷五引《老学庵笔记》。)(见《老学庵笔记》卷六。末附引文有删节。)(〖1〗《老学庵笔记》:卭州天庆观石刻希夷诗云云。末书太岁丁酉,盖蜀孟昶时,当石晋天福中也。文与可跋云:「高公者,此观都威仪何昌一也,希夷从之学锁鼻术。」)。

—— 陈抟
归隐(《永乐大典》题作《偶题》)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大典》「富」作「贵」)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大典》「听」作「见」)笙歌聒醉人。携取琴(《大典》「琴」作「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见北京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处士门。《宋诗纪事》卷五收陈诗七首。其《归隐》一首与《大典》同。惟《大典》题作《偶题》。其《辞上归进诗》,作于入宋之后,兹编不取。余五首,一首复出。故但录其四首。(又按此诗亦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1〗邵伯温《易学辨惑》云:抟隐居华阴山,自晋以后,每闻一朝革命,颦蹙数日。人有问者,瞪目不答。一日,乘驴过华阴市,闻太祖登极,大笑。问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遁迹之初,作此诗云云,岂浅丈夫哉。〖见《五朝名臣言行录》卷十引邵伯温《易学辨惑》。此处录文有删节。〗)。

—— 陈抟
题灵石屋山

南坞数回泉石,西峰几叠烟云。登携孰以为侣,颜寓李甲萧耘。(同前《宋诗纪事》。)(〖1〗《竹坡诗话》〖宋周紫芝撰〗:「西湖诸寺,所存无几,唯南山灵石,犹是旧屋。寺僧言,顷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至今犹存,字画颇类李北海。好事者释之,乃是吕洞宾与三人来耳。」)。

—— 吕岩
题崇元观(在吉水县)

褰裳嬾步寻真宿,清景一宵吟不足。月在碧潭风在松,何必洞天三十六。(同前引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见《方舆胜览》卷二十《吉州》。)。

—— 吕岩
题冢上亭

冢上为亭鬼莫嗔,冢头人即冢中人。凭兰莫起存亡意,除却虚空总是尘。(同前引《西溪丛语》。)(见《西溪丛语》卷上。)(〖1〗《西溪丛语》〖宋姚宽撰〗:「襄汉隐者躬耕数亩,因古冢为亭,往来题诗甚富。」一日,柱间得一绝。相传吕翁作也。)。

—— 吕岩
书与胡咏之

济世应须不世才,调羹重见用盐梅。种成白璧人何处,熟了黄粱梦未回。相府旧开延士阁,武夷新筑望仙台。青鸡唱彻函关晓,好卷游帏归去来。(见《宋诗纪事》卷九十引《墨庄漫录》。)(见《墨庄漫录》卷一,云为元符初胡咏之在信州弋阳县见道人所题诗,时人推测此道人「必为吕翁」。)。

—— 吕岩
寓言(见韦庄《又玄集》卷下。按《全唐诗》卷七百二十三作李洞诗,诗与此同。又《全唐诗》卷八百五载元淳此诗前二句,今据《又玄集》,验作元淳诗为是。)

空。

—— 元淳
句

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见廖侁撰、李冲昭述《南狱小录》。南京图书馆藏手钞本。)(〖1〗《南岳小录·九真观》条:唐开元年间,有王天师仙乔。初,天师为行者,道性冲昭,有非常之志。因将岳中茶二百余串,直入京国,每携茶器于城门内施茶。忽一日,遇高力士,见而异之,问其所来。乃曰:「某是南岳行者,今为本住九真观殿宇破落,特将茶来募施主耳。」于是力士上闻,玄宗召见,嘉叹久之,问曰:「尔有愿否?」对曰:「郁郁家国盛,济济经道兴。」〖《艺海珠尘》、《四库全书》本「南岳小录」,此二句前皆有「愿」字。〗上深加礼焉,俾于内殿披度,厚与金帛建置,令归岳中修剙观宇,不数年而完全。道行愈高,声流上国,寻有诏封为天师,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 王仙乔
新池

何人凿碧沼,待我照衰容。洗药余香在,开函古镜空。心闲闻细溜,波静卧乔松。欲问仙源路,无由见落红。(同前。)(〖1〗《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唐高道白威仪先生》条:「白元鉴,不详其字,西川成都府人。高祖君敏,武德功臣。父洪演,高蹈不袭封,娶申屠氏,生一子,即先生也。玄宗幸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志在绝俗,逍遥遐举,周览山川,访前贤高蹈之躅,得余杭天柱观,止焉,四十年矣。元和十二载八月解化,瘗于天柱山大涤洞东北。尝有《山中十咏》。赞曰:有志绝俗,白公威仪。自蜀来南,名山栖迟。元酒味淡,大音声希。积四十年,无人见知。山中遗老,传诵十诗。适兴而已,不矜能之。」〖《知不足丛书本》〗)。

—— 白元鉴
瀑布

飞瀑下幽壑,令人梦寐清。秋山匹练净,寒谷万珠明。映日添霞色,迎风作雨声。潺湲听莫厌,时得涤幽情。(同前。)。

—— 白元鉴
书楼

业成人已去,陈迹自依然。灶有残丹火,窗遗溢宝篇。怀贤惊异世,抚事感流年。早述《南华》理,遽应返化仙。(同前。)(〖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书楼》条:「一名垂象楼,暨天师所居。天师少好经史,著述不辍,其中卷秩,委积左右。……白元鉴有诗。其址亦在今道院内,为精思流派。」)。

—— 白元鉴
讲堂

高踪谁可继,一室四无隣。听法空云水,成功集鬼神。烟霞生户牖,泉石障埃尘。越国今何在?空悲行路人。(同前。)(〖1〗《洞霄图志》卷四《古迹门·叶天师讲堂》条:「旧志载在山门外,天师役鬼神所建,制度宏巧,绝不类常工。开元中,天师讲《道德》、《度人》诸经于此,有仙花灵鹤,自天而下。吴越高士,辐辏听法,咸有所焐,愿居弟子列者三百余人。惟语以济恤孤贫,感愧覆载,忠孝君亲,重人性命,净身心,绝奢侈,即为道之根绪也。荐经兵火,遗迹不存,今移宫中为演教堂。」)。

—— 白元鉴
抚掌泉

直下碧千寻,蛟龙此隐身。无心能应物,拍手涌如神。夜镜涵星斗,春杯荐藻苹。终年丹灶于此,长给武陵人。(同前。)。

—— 白元鉴
  • 上一页
  • 988
  • 989
  • 990
  • 991
  • 992
  • 993
  • 994
  • 995
  • 996
  • 997
  • 下一页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