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艾三写作
  • 首页
  • 古诗词
登录/注册
  • 首页
  • 古诗词
  • 登录/注册
  • 位置:
  • 首页
  • 古诗词
  • 搜索

古诗词数据库

诗歌和词作、古典文集、内涵丰富。

诗经 唐诗 宋词 古典文集

中华古诗词

中华古典文集数据库,收录了包含唐诗、宋诗、宋词和其他古典文集。

收录古诗词: 0
收录作者: 0

返回古诗词
朝代:
先秦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作者:慧能
刘禹锡 王建 张籍 孟郊 李益 卢纶 韦应物 戴叔伦 柳中庸 顾况 李端 皎然 司空曙 元稹 韩竑 张继 柳宗元 元结 刘方平 岑参 更多
标签:
沙场豪迈 英雄 诗经 送别诗 别离诗 五言绝句 日常生活 剥削 农民 疾苦 沉痛 战争 战败 行军环境 将士 思乡 唐诗 诗仙 五言律诗 全唐诗 更多

PS: 已检索到 0条数据

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同前)。

—— 慧能
临灭偈(题拟)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同前)。

—— 慧能
僧举卧轮禅师偈作此相示(题拟)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镜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同前)。

—— 慧能
示法达偈三首 三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灯录》作「诵久不明已」),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同前)。

—— 慧能
示法达偈三首 二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 慧能
示法达偈三首 一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 慧能
示智常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不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同前)。

—— 慧能
示智通偈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同前)。

—— 慧能
示志诚偈二首 二

心地无非(《灯录》作「一切无心」)自性戒,心地(《灯录》作「一切」)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灯录》无此句),不增不减(《灯录》作「退」)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见契嵩本《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景德传灯录》卷五)。

—— 慧能
示志诚偈二首 一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灯录》作「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灯录》作「过」)。

—— 慧能
自性真佛解脱颂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婬性本是清净因,除婬即无净性身。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同前)。

—— 慧能
拟达摩和尚颂二首(题拟) 二

心地正花放,五叶逐根随。共修般若惠,当来佛菩提。(同前)。

—— 慧能
拟达摩和尚颂二首(题拟) 一

心地邪花放,五叶逐根随。共造无明业,见被业风吹。

—— 慧能
付法颂

心地含情(契嵩本作「诸」)种,法雨即花生(契嵩本作「普雨悉皆萌」)。自悟花情种(契嵩本作「顿悟华情已」),菩提菓自成。(同前)。

—— 慧能
修行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同前)。

—— 慧能
无相颂(亦名《灭罪颂》)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若解向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同前)。

—— 慧能
偈 二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见敦煌本《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收惠能偈一首,原出于法海本《坛经》,与敦煌本异,今重录。)。

—— 慧能
偈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

—— 慧能
偈

(慧能不识字,闻人诵神秀偈,乃偈请人书其侧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上。)(此偈最早见于法海本《六祖法宝坛经》。敦煌本引作二首,文字差异较大,另详《全唐诗续拾》卷九。)(今按:禅宗六祖南北二家之偈,实为明白如话的哲理诗,最有代表性,故特补录。)。

—— 慧能

。

—— 慧能
Copyright © 2024-2025 1ai3.com 壹艾三写作网 黑ICP备20004286号-2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